(地标情况)2018年9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澄迈山柚油”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历史)山茶油的生产历史悠久,《山海经》记载:“员木,南方油食也。”“员木”即油茶。《本草纲目》载:“茶籽,苦寒香毒,主治喘急咳嗽,去痰垢。”成书于明代的正德《琼台志》称:“山柚,文昌多。花白,即闽中茶油。”最晚在明代,海南岛已种植山柚树。琼海市会山镇中酒村“油茶树王”树龄已达600年,据此推算,是明朝永乐年间。
(特点)山茶油俗称山柚油,是以油茶树之果实为原料制作而成。山茶油以其独特传统加工工艺而扬名,油呈金黄色、味微苦、性寒、气味芳香,可口细滑、营养丰富,是上好的调料品,有滋润、活血、消肿等功效。山茶油不含任何防腐剂和人工调味剂,脂肪酸组成合理,极易被人体吸收。长期食用,能降低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血浆纤维蛋白、血脂,对高血压、肥胖症有明显改善作用。
(环境)澄迈县属半丘陵性质,砖红壤土,土地资源丰富、肥沃,特别是富含硒元素。降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水质无任何污染。澄迈县生态环境十分优越,其生态系统完善,冬暖夏凉,少受台风影响,是油茶籽树生产最适宜区域。
(产业)2017年,海南省政府为促进海南油茶产业健康发展,海南省林业厅委托海南大学编制了《海南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年)》,明确用9年时间新种植油茶30万亩,力争到2030年山柚油产值达60亿元,油茶精深加工、综合开发、旅游文化等产值达40亿元。海南省科技厅业已正式批复涉及1000万元研究资金的海南油茶重大科技项目计划,加快油茶良种选育步伐。
近年来,澄迈县大力推广油茶种植加工产业,并将其作为实施林业生态富民工程的主要抓手。截至目前,澄迈全县共种植油茶约2.4万亩,其中成熟林2200亩,年产值达865万元。(2018年数据)
(荣誉)2018年9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澄迈山柚油”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PREV:
澄迈桥头地瓜核心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