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然分布的漂亮小楼,不时穿梭的时尚轿车,特色浓郁的地瓜广场,热火朝天的直播带货……步入澄迈县桥头镇沙土村,到处洋溢着小地瓜种出的甜蜜新生活气息。这些小楼和轿车,被村民戏称为“地瓜楼”和“地瓜车”。
在沙土村的地瓜主题休闲广场,巨大的地瓜雕塑格外惹眼,连同雕塑上面“世界长寿之乡——中国富硒地瓜第一村”的宣传语,构成了澄迈桥头镇沙土村最毫无争议的地标建筑。
而这一切,都源于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故事——“澄迈桥头地瓜”的品牌故事。
返乡创业大学生
曾几何时,外地人都说“嫁女不嫁沙土郎”,沙土村的年轻人出去打工也都不愿回来,因为沙土村实在太穷。
那么,以前的沙土村为什么穷?以往村民主要依靠种植水稻,而这里多为海边沙地,种植水稻效益不高,大量村民进城打工,大片土地撂荒。
变化始于2007年,始于‘地瓜书记’王文克的返乡创业。彼时,毕业于南京工程学院的王文克先后在深圳、北京、海口等地工作,已经在城里有房有车。决定返乡,是因为他发现:海边沙地虽然种水稻不行,但出产的地瓜却品质格外好。
“考虑到城里人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我觉得这是商机,并且我相信,地瓜产业能够帮助乡亲摆脱贫穷的困境。”王文克说,2007年,他从国外引进优良品种,在沙土村试种100多亩地瓜获得成功,年收益20多万元,一下子激起了当地村民发展地瓜种植的积极性。
实际上,早在1996年,桥头镇就从日本引进地瓜脱毒种苗,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当时还无法大规模推广种植。谁也不知道这样的一种新的尝试是不是会带来令人满意的结果,谁都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王文克凭着自己的商业直觉,凭着自己力图改变沙土村贫穷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和一腔热血,动员一部分村民拿出一些土地进行地瓜种植。为了让村民相信他,王文克说服了朋友,又发动邻里乡亲,最后有100多户村民拿出200亩地用于地瓜种植,当年实现创收20多万元,一下子激发起十里八乡村民种植地瓜的积极性。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王文克种地瓜,真赚到钱了”“别说,这小子还真有两下子”……消息在村里传开后,村民纷纷找到王文克,要跟着他种地瓜。
带动村民致富是王文克返乡创业的初心。于是,他成立了澄迈桥头沙土甘薯专业合作社,组织全镇20个自然村600多户村民种地瓜,种植面积达1700多亩,创收600多万元。2010年,王文克以全票当选沙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民们亲切称他为“地瓜书记”。
现在,澄迈桥头地瓜的种植规模已经扩展到约7万亩,其中桥头镇就有3万多亩,不仅实现了沙土村村民的集体脱贫致富,也带动了桥头镇其他村的共同富裕,带动了整个澄迈经济的发展。
用标准带动产业升级
传统的农业种植大多数都是各自为战,重量不重质,因此很多农户种出的地瓜品质不一,市场口碑不稳定,因此也带来了增产不增效的隐患。卖不上价格,最终农民也无法实现致富的目的。
当时,桥头地瓜田头收购价每斤在0.8元左右,如何提高收购价格,带动产业快速发展,成为他亟需解决的问题。大家都希望有办法能够让种植桥头地瓜的收益更高,党员群众的信任,让王文克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王文克找到桥头镇政府,由镇里牵头,与海南省农科院合作,建立了占地120亩的优质种苗培育基地,编制了地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组织成立了产销协会,积极推行地瓜产业标准化管理体系;2016年,桥头镇又成立地瓜研究所,目前已研发出脱毒种苗培育技术、田头扩繁技术、标准化种植技术等3项技术和脱毒种苗培育1项专利。“现在,我们摸索出一套严格的标准化种植流程,”王文克表示,从选种到施肥完全按照标准执行,确保种出高品质地瓜。
品质是基础,有了高品质、稳定品质的产品,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获得良好的市场口碑,才可能卖上个好价钱。
品牌强农,有品牌才有溢价
有了标准化,还要品牌化。借助澄迈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商标富农”战略,沙土村注册了“桥沙”商标。通过积极开拓市场,“桥沙”地瓜进入了杭州、上海、南京等地的大型商超,部分产品还销往韩国、日本等国家。
2018年,澄迈地瓜产销协会又成功注册了“澄迈桥头地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工商局颁发了商标证书。以前最低端、最不起眼的地瓜,现在成了广大一线城市追求高品质健康生活的家庭所争相购买的生态食品。王文克笑着说,有了这些品牌和商标加持,他们的地瓜最低卖到5元一斤,最高能卖到26元一斤,很多通过私域渠道销售的地瓜,5斤的礼盒装都卖到了138元的价格。
澄迈桥头地瓜的辉煌历程才刚刚开始,现在澄迈地瓜产销协会又开始打算推动澄迈桥头地瓜的深加工,通过拓展地瓜产业的链条来进一步挖掘地瓜产业的价值,提升澄迈广大农户的收入,推动澄迈经济的发展。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从大城市辞职,返回澄迈创业,他们充分利用他们在大城市学习到的各种技能,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充分利用新媒体来进行澄迈桥头地瓜的销售。走在沙土村,到处都是抖音直播带货的场景,田间地头、库房车间到处都架上了手机,他们正抓住每一个机会去向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展示和介绍这款富硒含量高、香甜可口的澄迈桥头地瓜。
澄迈桥头地瓜发展历程
1996年桥头镇首次从日本引进地瓜脱毒种苗,当时还无法大规模推广
2007年沙土村返乡创业大学生王文克带领一百多户农民种植了200多亩地瓜,当年创收20多万元
2009年桥头镇联合海南省农科院,成功培育出适合沙土种植的“高系14号”全新脱毒种苗,种出的地瓜皮薄肉绵、口感软糯、营养丰富,从此有了自己的特色与口碑
2018年在政府的支持下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澄迈桥头地瓜”,由此开启澄迈桥头地瓜的品牌旅程
2022年桥头地瓜种植面积达3.3万亩,年产值5.2亿元
- 栏目右滑查看更多内容 -
版权所有©澄迈县国家地理标志公共服务平台
地址:海南省澄迈市
电话:400-0000-0000
邮箱:CM@lizi.net
网址:www.cmlz.net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
回到顶部
友情链接:中国政府网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中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网
版权所有©澄迈县国家地理标志公共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