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 迈 地 理 标 志 产 品

澄迈地理标志产品

福山咖啡
author:平台   2023-06-12   click:3839

 

福山咖啡起源于海南省澄迈县福山镇,福山位于世界种植咖啡的黄金地带,与牙买加蓝山、夏威夷科纳咖啡种植地同处北纬19度。它位于海南北部临海,北纬19°23′,东经109°00′,海拔21300米,常年平均气温23.124.4℃,终年无霜,雨量充沛,平均相对湿度89%,光照充足,年平均光照1900小时。

福山地区属火山丘陵地貌,土壤类型为火山玄武岩和花岗岩风化而成的砖红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其含钾量高达1.8%3.5%。这两个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因素,与牙买加的蓝山咖啡豆和美国夏威夷精品咖啡豆生长​​的环境条件很相似,是种植精品咖啡的理想之地。

福山咖啡以香醇浓郁、绵柔顺滑而闻名,其咖啡因含量符合健康型咖啡标准​​3%以下,是世界咖啡家族中罕见的由罗伯斯塔中粒种做成的单品咖啡,硒含量达到或超过国际富硒标准,富含有对人体有益的亚尤酸和绿酸酸,更加符合现代健康观念。至今当地农民还保留了以传统手工炒制咖啡的方法,许多老年人仍在家里自己煮咖啡饮用,福山镇上许多的小茶馆现在都经营咖啡,来镇上赶集的农民也喜欢饮上一怀香浓四溢的咖啡奶,因此街头总是满街飘香咖啡味。

 

了解澄迈福山咖啡的发展历程,人们就会发现,福山咖啡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海南人逐梦的奋斗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海南澄迈福山的咖啡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历史担当,他们怀着祖国繁荣富强的美好期待,怀揣着人民幸福安康的美好梦想,靠着自己的勤奋努力、踏实肯干,为这个产业一步一步的发展壮大,为这片土地一天一天的繁荣富强,前仆后继,贡献着胆识与才华,挥洒着自己的汗水与青春。

 

1933年爱国华侨陈显彰 :实业救国梦

据海南史料记载,1933年爱国华侨陈显彰先生在实业救国思想的感召下,怀着“振兴实业,实业救国”的抱负,从印度尼西亚回到海南考察,他先后走遍海南十三个市县观看地形、检验土壤、探查水源。经细致的调查研究之后,他认定福山地区“平芜绵邈,泉甘土肥,四季常绿,交通方便”,是发展热带种植业极为理想的天然场所。

1933年夏天,陈显彰先生克服重重困难,从印度尼西亚带回约200公斤罗伯斯塔咖啡种籽,在福山大吉村创办福民农场种植取得成功。经过陈显彰几年的精心管理,福民农场咖啡园里的咖啡已是硕果累累。当年咖啡产品远销广州、香港、上海、天津等地。咖啡的引进种植成功带动了当地农村大规模种植咖啡,几乎每一个村庄都种植咖啡,咖啡成为福山农民的主业。上世纪中叶福山咖啡远销国内许多大城市和东南亚一带,陈显彰的名字从此与味香色美、独树一帜的“福山咖啡”一起饮誉岛内外。

 

1976年农民徐秀义:脱贫致富梦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由于各种原因,福山咖啡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萧条,咖啡产业的发展也遇到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随着文革的结束,思想的解放,广大的福山人民迫切需要改变自己的生活困境,部分有识之士更是提前感受到了时代变迁的气息。

1976年,40岁的福山农民徐秀义决心重振福山咖啡,他带领全家人投入多年的积蓄,在荒山野岭上开辟咖啡园,重振咖啡产业。1984年,澄迈县福山咖啡联合公司正式成立,从此走上了坚守经营福山咖啡之路。

随着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的贯彻,改革的春风也吹进了这座拥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小县城。1985年前后,澄迈县委县政府也开始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之路,先后投入了上千万元扶持福山咖啡产业的发展,使福山地区掀起了种植咖啡的热潮。

 

1993年徐世炳:品牌发展梦 (企业发展)

起初,福山咖啡的产业发展还只是简单停留在咖啡的种植环节,以种植、生产、销售咖啡豆为主。但是,由于咖啡种植缺乏统一的标准、同时没有进行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因此咖啡豆的市场竞争力严重不足,造成了大量的产品积压。咖啡豆产品不是销售价格偏低,就是产品品质不稳定,不被市场认可。咖啡产业的发展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1996年后,大批种植户砍掉咖啡树,改种其他经济作物,咖啡种植面积急剧萎缩。

1993年初,为坚守住福山咖啡的品牌和品质,福山咖啡联合公司的第二代创业人登上历史舞台。笃定要走经营咖啡之路的徐秀义儿子徐世炳接过了父辈的梦想,开始进军海口,开启了福山咖啡品牌化运营的第一步。徐世炳认为,咖啡产业的发展不能只停留在低附加值的种植环节,更应该在做好标准化种植的基础上,做好产品深加工和产品体验。而通过开设线下的咖啡馆,一方面可以更好的带动福山咖啡豆的销售,可以培养自己的消费群,有这个载体,可将自己的咖啡产品推销出去。另一方面又可以让消费者体验到高品质的咖啡产品,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从而带动产业的良心发展。

此后,福山咖啡陆续在省内外开了11家连锁咖啡馆,福山咖啡产业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福山咖啡的消费群体又逐渐扩大。

 

2000年:产业发展梦 (行业发展)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要推动澄迈咖啡产业的发展,只靠福山咖啡联合公司毕竟有些势单力薄,基于澄迈咖啡产业良性发展的积极考虑,澄迈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和鼓励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澄迈咖啡产业的建设之中。

2000年后,福山咖啡先后涌现出了侯臣咖啡、古色咖啡、森谷咖啡等咖啡企业,形成了种植、生产、销售一体化的产业经营模式,标志着福山咖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福山咖啡重新焕发的生命力还吸引了台湾的投资者,2002年,台湾同胞林文定先生在大丰首次种植阿拉比卡咖啡。在他的带动下,台湾同胞黄先生、白先生、张先生等先后成为他的合作伙伴,至今已在澄迈种植阿拉比卡咖啡2000亩。现在,澄迈全县有咖啡面积约1.6万亩,2011年产咖啡干豆200吨。

 

2010年:乡村振兴梦 (共同富裕)

20101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澄迈旅游业发生了质的飞跃,也给咖啡文化游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把咖啡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进行融合发展,积极借助旅游岛建设的东风,成了发展澄迈咖啡产业的又一新的思路和新的增长点。

现在,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建设已被列为省西部开发建设中的重点项目,福山咖啡文化游同时也带动了澄迈旅游产业的发展。福山侯臣咖啡文化村全力打造的咖啡驿站,改变了过去咖啡馆惯有的农家小院或者城市餐厅的风格,成为海南西线旅游上的亮点,慕名而来的游客数量逐日增多。

为将福山咖啡品牌发扬光大,辐射带动周边经济社会发展,澄迈县为福山咖啡产业发展做了长远规划,专门成立福山咖啡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福山咖啡产业发展协调服务工作。要求严格按“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县”标准种植、加工福山咖啡,保证福山咖啡的品质,提升品牌效应。目前福山咖啡己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保护,成为海南第五个获得此项标志的产品。由政府牵头申请注册的“咖啡文化风情镇”和“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为福山咖啡品牌将来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通过咖啡文化主题的旅游活动,带动澄迈地区的乡村旅游,从而带动周边更多的人一起来参与进来,一方面让福山咖啡文化主题的旅游活动更加的丰富,振兴了澄迈乡村经济,另一方面也为更多的人群增加了收入,带动了大家的共同富裕。

 

福山咖啡的发展之路才刚刚起步,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海南省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推动海南咖啡产业的发展能更上一个台阶。澄迈福山的咖啡人,在追求更高品质的咖啡产品,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的道路上,还在继续拼搏和努力!

- 栏目右滑查看更多内容 -

版权所有©澄迈县国家地理标志公共服务平台

地址:海南省澄迈市

电话:400-0000-0000

邮箱:CM@lizi.net

网址:www.cmlz.net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澄迈县国家地理标志公共服务平台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